导航背景

新闻资讯
news
舞蹈课程
学习舞蹈舞 提升孩子气质
通过多舞种知识和动作的系统教学,提升孩子的协调性,强化身韵、气息、舞态、动作韵律、手眼身法等,开拓舞蹈编创视野,培养孩子的舞蹈综合素质和能力。
看童星大道学员的自信表现>>
学习舞蹈需要练习哪些?
芭蕾基训、软开度、技术技巧、古典身韵、民族、民间、现代...
以情带舞,以舞传情
舞蹈是一种表情的艺术,舞蹈家采用任何形式进行表演,都是通过特定的生活内容的表述,抒发舞者各种繁复多样的情感,使观众在审美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而受到思想上的陶治和感染。
课程特色
多元化舞蹈元素;风俗礼仪;舞蹈萌芽班;律动声势;主题故事;创作编排。
课程阶段
舞蹈萌芽(2.5-3.5岁);舞蹈素养(3.5-6岁);舞蹈基础(6-8岁);舞蹈提升(8-14岁);半专业训练(14岁以上)。
舞蹈萌芽(2.5-3.5岁)认识身体各部位,认识音乐节拍,以游戏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快乐的学习舞蹈,为进一步的舞蹈课程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学会模仿,并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站姿、坐姿、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舞蹈组合以及对舞蹈的初步了解与认知。
舞蹈素养(3.5-6岁)
主要以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融入芭蕾元素,开设把杆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初步的方位认知,强调形体训练,塑造身形气质,培养孩子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舞蹈基础(6-8岁)
融入并了解各名族民间舞蹈的风俗特色及基本韵律,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如:傣族、蒙族等)
教学目标:身体各部位软开度达到标准,开始学习简单的技术技巧,能够达到动作方位及角度准确,初步了解并学会民族民间风俗特色及基本韵律以及舞蹈基础的编创技法
舞蹈提升(8-14岁)强化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训练,强调对基本功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升
教学目标:身体软开度、力度、速度以及稳定性和协调性全面达标,提升腰椎控制力及稳定性;技术技巧动作的标准与连贯,学习藏族、维族民族舞蹈,强调不同地区及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同时增强孩子的舞台感染力。
半专业训练(14岁以上)七至十级课程包含了民族民间、古典及现代三大舞种的风格特点,根据不同的舞种特点设计独特的基本功组合和舞蹈进行训练,全面提升与发展各方面能力。
教学目标: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肢体表现,舞蹈时的美感和体现;掌握古典舞身韵的风格特点及其律动与呼吸;学习各种舞蹈风格特征;掌握舞蹈基础的创编技法;舞蹈课和艺术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审美标准。